公務人員
類別 | 日期(公文文號) | 內容摘要 | 備註 |
職務代理 |
107.10.24 部銓二字第10746582591號 |
職務代理人例假日奉派加班,且係執行被代理人職務上之業務,如當日加班時數已達4小時,得予計算為0.5個工作日,惟其於加班當日所餘未滿4小時之加班時數,或於不同例假日各加班未滿4小時之加班時數,均無法併計為工作日。 | |
職務代理 |
108.04.23 部銓二字第10847421611號 |
職務代理人於上班日經奉准給假,復為執行被代理人職務上之業務於同日加班,出勤總時數合計已達4小時者,得併計為0.5個工作日;合計已達8小時以上者,得併計為1個工作日。 | |
職務代理 |
108.04.23 部銓二字第10847421612號 |
公務人員於代理職務期間適逢權責(或授權)機關於公務人員上班後依「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以下簡稱作業辦法)規定發布當日停止上班,當日均得以1日併入公務人員加給給與辦法第12條計算代理職務之工作日;另如權責(或授權)機關因天災於出勤前發布隔日或當日之全日或上午半日停止上班,職務代理人於停止上班期間出勤辦理屬作業辦法第2條但書規定之被代理人業務者,得按停止上班期間係全日或上午半日,分別以1日或0.5日併入代理職務之工作日計算。 | |
差勤 |
110.04.21 部法二字第1105343548號 |
查勞動部本(110)年4月13日勞動條4字第1100130213號函釋略以,受僱者之配偶於境外生產,既有分娩事實,而陪伴方式多元,縱受僱者未離境,仍可依性別工作平等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15條規定申請陪產假。茲以公務人員亦為性平法之適用對象,是如遇上開情事,亦得申請陪產假。 | |
赴大陸 |
111.02.16 移署入字第 1110022749 號 |
主旨:有關大陸委員會函釋「公務員及特定身分人員搭船赴中國大陸港口,惟不上岸,是否須於赴陸前申請許可或報准」乙案,請察(查)照及轉知所屬配合辦理。 說明: |
|
育嬰留職停薪 |
107.10.24 部銓四字第10746580971號 |
公務人員如以養育2名以上3足歲以下子女事由申請育嬰留職停薪,得不受本人或配偶之一方申請為限之限制,且機關不得予以拒絕。 | |
留職停薪 |
111.03.22 部銓四字第 1115431658 號 |
主旨:關於公務人員依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 5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申請留職停薪,其「先行共同生活」之證明文件補充規範一案,請查照轉知。 說明: 二、查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以下簡稱留職停薪辦法)第 5 條第 1 項規定:「公務人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得申請留職停薪,除第 1 款及第 2 款各機關不得拒絕外,其餘各款由各機關考量業務運作及個案實際情況依權責辦理:一、養育 3 足 四、茲審酌收養兒童先行共同生活之實務執行現況,故「先行共同生活」之證明文件,除仍得依前開本部 106 年 11 月 15 日函辦理外,下列文件亦得作為「先行共同生活」之證明文件: (一)合法收出養媒合服務單位出具之證明文件(如試養契約書):上開合法收出養媒合服務單位,請至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官網收出養媒合服務專區之「合法收出養媒合服務名單」查詢。 |
|
留職停薪兼職 |
109.11.30 部法一字第10953034302號 |
說明: 三、茲本部頃接民眾詢問公務人員於留職停薪期間得否執行前開本部108年11月25日函所稱「領證職業」所為之事務,案經本部審慎衡酌後,考量留職停薪人員雖仍具有公務人員身分,但已留職停薪,故不發生專心從事職務或身兼他職之問題,是公務人員依留職停薪辦法第4條第2款、第3款及第5條第1項第1款至第4款申請留職停薪者,係保留本職職缺於原辦公時間轉從事各該留職停薪事由,其留職停薪期間基於維持生計需求,得另從事非屬留職停薪事由之其他工作,業經本部作成旨揭本年11月30日令釋,並停止適用前開本部91年4月29日書函解釋在案。 四、另公保被保險人辦理留職停薪者,已不具現職人員身分,非屬公保法強制加保對象,應選擇於留職停薪期間退保,或自付保險費繼續加保;一經選定後,不得變更。又被保險人於留職停薪期間選擇繼續加保又同時參加其他職域社會保險者,應自重複加保之日起60日內,申請溯自參加其他職域社會保險之日起退保。未申請退保或逾限申請者,其重複加保期間發生保險事故,不予給付;該段年資除公保法另有規定外,亦不予採認;其所繳之保險費,不予退還,附為敘明。 附註: |
|
兼職 |
108.11.25 部法一字第1084876512號 |
關於公務員服務法(以下簡稱服務法)第14條所稱「法令」、「公職」與「業務」之認定標準: (一)法令部分: 1、指法律(法、律、條例、通則)、法規命令(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標準或準則)、組織法規(組織法、組織條例、組織通則、組織規程、組織準則、組織自治條例、編制表及依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訂定發布之處務規程、辦事細則)、地方自治團體所定自治條例及與上開法規處於同等位階者。 2、前開法令所規範之內容,須明確規定該等職務或業務得由公務(人)員兼任、由政府機關(構)指派兼任,或公務員為政府機關代表等,足資認定該等職務或業務係由具公務員身分者兼任時,始得作為公務員兼職依據。 (二)公職部分: 1、依司法院釋字第42號解釋,指各級民意代表、中央與地方機關之公務員及其他依法令從事於公務者。 2、前開所稱「依法令從事公務者」,應由各該職務設置依據法令之權責機關(構)認定之。 (三)業務部分:經綜整司法院以往就業務之個案所為解釋、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及法院等相關判決,包括醫師、律師、會計師等領證職業,以及其他反覆從事同種類行為之事務。 (四)其他: 1、依司法院釋字第71號解釋意旨,無論是否為通常或習慣上所稱之業務,祇須與本職之性質或尊嚴有妨礙之事務,公務員均不得為之。 2、非屬服務法第14條所定公務員不得兼任他項公職或業務之情形,包括: (1)經權責機關(構)認定為任務編組或臨時性需要所設置之職務。 (2)反覆從事同種類行為之事務,係屬具社會公益性質者。 (3)從事同種類行為之事務,係不具「經常」及「持續」性者。 (4)公務員於公餘時間因從事或參與社會公益性質之事務而依各該專業法規辦理相關事宜(如執業登錄、加入公會等)者。 |
|
兼職 |
109.07.02 部法一字第10949459242號 |
依職業訓練法、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試場規則等規定,取得監評人員資格並接受術科測試辦理單位遴聘擔任監評工作者,係屬前開本部108年11月25日函所稱「經權責機關(構)認定為任務編組或臨時性需要所設置之職務」之情形,爰公務員兼任技能檢定之監評人員,當不受服務法第14條規定限制。 | |
兼職 |
109.07.02 部法一字第10949502622號 |
以知識產能為基礎而形成之專利、商標及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係國家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之利器,故公務員運用自身知識產能為基礎而形成之智慧財產所獲致之正常利潤,倘非涉及規度謀作之意,均非屬服務法第13條經營商業之範疇。是以,公務員創作之專利、著作、藝術作品、應用程式、通訊軟體貼圖,得以自己名義運用或授權他人使用獲取報酬(包括透過網路平臺銷售而非主動嵌入廣告所獲取之廣告利潤),惟以自己名義運用者,不得設廠製售、與他人約定以自己名義從事商業宣傳及行銷;授權他人使用者,不得參與後續商業宣傳及行銷。至商標之使用係基於行銷特定商品或服務之目的,透過本人或授權他人真實使用,以維繫商標註冊之存續,故商標僅得授權他人使用。又公務員是否涉及規度謀作應由權責機關就個案事實而為綜合判斷。 | |
兼職 |
109.08.18 部法一字第10949605492號 |
一、查公務員服務法(以下簡稱服務法)第14條之2及第14條之3規定略以,公務員兼任非以營利為目的之事業或團體(以下簡稱非營利團體)職務,無論是否受有報酬,均應經權責機關許可。次查本部本(109)年3月17日部法一字第1094910822號書函略以,公務員兼任非營利團體之職務,除經該團體認定為任務編組或臨時性需要所設置,毋需經權責機關許可外,餘均應視是否受有報酬,分別依服務法第14條之2或第14條之3相關規定辦理。 二、有關公務員得否加入各類合作社成為社員並經選任為理(監)事、社員代表,及其持股比例等疑義,經本部通盤檢討各類合作社之屬性並徵詢相關主管機關意見審慎研議後,以依合作社法成立之合作社,除信用合作社具營利法人性質外,餘均屬非以營利為目的之事業體,是依合作社法成立之合作社(除信用合作社外),係服務法第14條之2及第14條之3所稱非營利團體,公務員兼任合作社(除信用合作社外)職務應依上開規定辦理;至認購社股限制部分,因與服務法規定無涉,爰應依合作社法相關規定辦理。又公務員雖得加入信用合作社成為社員並經選任為社員代表,惟其認股比例至多不得超過實收股金總額百分之五,且不得兼任信用合作社理事、監事、經理人、清算人、監管人等職務。 三、另本部90年12月12日90法一字第2091802號書函規定,依臺灣省青果運銷合作社(以下簡稱青果合作社)章程規定之社員及社員代表資格條件觀之,社員及社員代表應負共同運銷之義務,為服務法第13條第1項所稱經營商業,公務員應不得為之。茲以上開本部90年12月12日書函所限制者,係公務員擬加入青果合作社為社員或社員代表前,必須先符合青果生產者或種植青果且願意參加共同運銷者之資格條件,屬經營商業之範疇,自為服務法所不許,與青果合作社組織屬性係服務法第14條之2及第14條之3所稱之非營利團體,洵屬二事。是青果合作社雖屬服務法第14條之2及第14條之3所稱之非營利團體,惟其入社資格已違反服務法第13條經商禁止之規定,公務員自無從經權責機關許可而加入青果合作社,併予敘明。 |
|
兼職 |
109.09.30 部法一字第10949780642號 |
考量街頭藝人係政府為鼓勵藝文活動多元發展,培養民眾參與藝文活動,促使藝術文化融入民眾生活,豐富公共空間人文風貌等目的,應運而生之新興文化型態,且表演人係以自身技藝知能,透過藝術表演活動,表達創作理念,是公務員公餘時間兼任街頭藝人,於經各地方政府同意之場地,以現場表演或創作方式展現自身技藝並獲取報酬,尚無違服務法第13條第1項規定,惟其作品如可食用,應遵守食品衛生相關法規規定;非屬現場表演或創作之技藝作品,仍不得涉及設廠製售、與他人約定以自己名義從事商業宣傳及行銷等。又該等公務員運用自身技藝為基礎而為之行為,仍應審視該技藝是否涉及服務法第14條第1項所稱之「業務」,倘屬醫師、律師、會計師等領證職業範疇,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仍不得為之。又公務員無論係自行以街頭藝人身分或與他人約定以街頭藝人身分從事藝文活動,均須與其本職工作或尊嚴未有妨礙,始得為之,爰作成本令釋,並停止適用本部103年6月6日部法一字第1033851795號電子郵件解釋在案。 | |
兼職 |
110.03.19 部法一字第1105334767號 |
公務員得繼承、買賣或出租不動產,惟如有從事經營不動產買賣或出租等商業行為時,無論是否以公務員名義,皆有違服務法第13條第1項規定;上開所稱「經營不動產買賣或出租等商業行為」,經本部函徵財政部與內政部意見,係指以下情形: 1、公務員買賣或租賃不動產,經權責機關認定係以營利為目的而須課徵營業稅。 2、公務員從事不動產買賣、租賃的居間或代理業務,並經權責機關認定係以不動產經紀業「為業」。 公務員單純將自有房屋出租並收取租金,並不違反服務法第13條第1項規定,惟如有從事前開經營不動產出租等商業行為之情形時,自與該項規定有違,公務員不得為之。 |
|
兼職 |
110.08.18 部法一字第 11053781672 號 |
公營事業機構為國家或地方政府基於各種政策目的發揮經濟職能所經營之事業,其營運需以市場性為目標,應積極獲取利潤以充盈公庫,是公營事業機構透過策略聯盟與其他公民營事業、團體或個人合作,以創造競爭優勢,並達成經營目標,尚非服務法所不許。是公營事業機構以策略聯盟方式指派所屬公務員出席合作範圍內之相關商業活動,係屬其執行職務範圍,與服務法第 13 條第 1 項及第 14 條第 1 項規定無涉;又上開商業活動所得相關收益,公營事業機構得基於經營政策目的並透過自訂之經費運用規定,將該收益分潤予所屬公務員。至一般行政機關(構)如有須藉由各方資源整合協力處理機關業務之需求,得與其他公民營事業、團體或個人合作,並指派所屬公務員從事非營利性公益活動,亦與服務法第 13 條第 1 項及第 14 條第 1 項規定無涉,惟以一般行政機關尚非經營事業之組織,其性質與公營事業機構有別,爰相關活動倘有收益,僅得接受指定用途之捐贈(助),以辦理符合機關(構)職掌之事務。 依司法實務見解,肖像權為法律上之權利,係民法第 18 條第 1 項人格權之一種,即以自己肖像之利益為內容之權利,並為同法第 195 條第 1 項所稱其他人格法益;肖像之使用,若用於商業上,亦具財產權之性質。是公務員每一肖像權契約明定使用範圍及期間等要件,以一次性方式授權他人使用獲致正常利益,且未掛名代言人或參與相關商業活動,非屬服務法第 13 條第 1 項經營商業範疇;又為避免公務員將其肖像概括授權他人再授權使用,致有損及機關或公務員形象等情事之虞,是公務員肖像權不得以概括授權方式為之。公務員肖像授權他人使用後,除奉派參與前開與其他公民營事業、團體或個人合作之非營利性公益活動或公營事業機構策略聯盟合作範圍內之相關商業活動情形外,仍不得參與後續宣傳與行銷等商業活動。 110.09.03部法一字第11053810571號令補充說明:110.08.18令所稱「公務員將個人肖像一次性授權他人使用」之情形,得委任自然人或法人處理其肖像授權事宜。 |
|
短期代理性質人員國旅卡補助 |
108.11.11 府人考字第1081286078號 |
臺南市政府暨所屬機關學校以「各機關職務代理應行注意事項」及「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聘僱之人員,如無慰勞假資格或慰勞假資格未達2日者,則尚無行政院與所屬中央及地方各機關公務人員休假改進措施第5點第2項之適用。 |
|
年中亡故或傷病國旅卡補助 |
109.05.04 總處培字第1090032298號 |
公務人員因年中亡故,未及於年度內親持國旅卡於特約商店刷卡消費,其尚未請領完畢之強制休假補助費應全數發給,不受休假改進措施規定之限制。 公務人員因罹患傷病,致無法親持國旅卡於特約商店刷卡消費,機關得依休假改進措施第3點規定,擬訂符合實際需求之措施,報請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以解決其無法請領強制休假補助費之問題。 原行政院人事行政局93年9月20日局考字第09300251572號函,因與前開規定意旨不符,自即日起停止適用。 |
|
公保眷屬喪葬津貼請領 |
108.04.11 公保現字第10800017355號 |
公教人員保險眷屬喪葬津貼同時有數名被保險人符合請領資格時,應協商後推由一人請領,自即日起,該等被保險人並應共同出具「公教人員保險被保險人請領眷屬喪葬津貼協商切結書」(以下簡稱協商切結書),交由具領人據以請領。 |
教育人員(教師兼行政者有關兼職及赴大陸...等規定請另參酌公務人員規定)
類別 | 日期(公文文號) | 內容摘要 | 備註 |
考核晉級 |
108.05.06 臺教授國部字第1070166646B號令 |
核釋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第十七條第一項規定,自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一日起,基於教師權益保障,就七月二日以後退休生效者,其成績考核結果為晉級並給與獎金者,該晉級無法執行部分從寬改發一個月獎金。 | |
介聘年資 |
109.03.24 臺教授國字第 |
主旨:有關「持有多學制教師證之教師於學校內部調動後介聘之需求,其年資可否採計前一教育階段之疑義」一案,詳如說明,請查照。 說明: |
|
年中亡故或傷病國旅卡補助 |
109.06.08 臺教授國字第1090058167A號 |
(一)公立中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因學年中亡故,未及於學年度內親持國旅卡於特約商店刷卡消費,其尚未請領完畢之強制休假補助費應全數發給,不受兼行政職務教師休假補助基準之限制。 (二)公立中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因罹患傷病,致無法親持國旅卡於特約商店刷卡消費,學校得參考公務人員休假改進措施第3點規定,擬訂符合實際需求之措施,報請主管機關核定後實施,以解決其無法請領強制休假補助費之問題。 |
|
差勤 |
110.04.27 臺教人(三)字第1100053414號函 |
查勞動部110年4月13日勞動條4字第1100130213號函釋略以,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5條第5項規定,受僱者於其配偶分娩時,雇主應給予陪產假5日。受僱者之配偶於境外生產,既有分娩事實,而陪伴方式多元,縱受僱者未離境,仍可請陪產假。茲以教育人員為性別工作平等法適用對象,是如有上開情事,亦得申請陪產假。 | |
兼職 |
109.08.19 部法一字第10949640892號 |
自109年8月19日起各級公立學校兼任行政職務之編制外教學人員,就其兼任之行政職務,亦適用公務員服務法及準用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規定。 | |
兼職 |
109.09.17 臺教人(二)字第1090121577號 |
有關公務員及公立學校教師(含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加入各類合作社成為社員並經選任為理(監)事,及其持股比例相關規範: 查司法院釋字第308號解釋文,公立學校聘任之教師不屬於公務員服務法(以下簡稱服務法)第24條所稱之公務員,惟兼任學校行政職務之教師,就其兼任之行政職務,則有服務法之適用。爰公立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之兼職範圍及許可程序等規範,應依服務法相關規定辦理。至未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則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公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兼職處理原則(以下簡稱教師兼職處理原則)及相關函釋規定辦理,合先敘明。 依前開銓敘部109年8月18日函,依合作社法成立之合作社(除信用合作社外),係服務法第14條之2及第14條之3所稱「非以營利為目的之事業或團體」,爰公務員及公立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兼任合作社(除信用合作社外)職務,除經該社認定為任務編組或臨時性需要所設置者,毋需經權責機關許可外,餘均應依上開規定辦理;至認購社股限制部分,因與服務法規定無涉,爰應依合作社法相關規定辦理。又信用合作社具營利法人性質,故公務員及公立學校兼任行政職務教師雖得加入信用合作社成為社員並經選任為社員代表,惟其認股比例至多不得超過實收股金總額5%,且不得兼任信用合作社理事、監事、經理人、清算人、監管人等職務。 至未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擬兼任旨揭職務,亦應符合下列規定: 另,合作社入社資格條件係屬服務法第13條及教師兼職處理原則第3點所訂經營商業之範疇者,公務員及公立學校教師(含兼任行政職務)均不得加入該合作社。 |
|
留職停薪 |
111.02.07 臺教人(三)字第1110009901號 |
主旨:有關教育人員留職停薪辦法(以下簡稱留停辦法)第 4 條第 1 項第 4 款規定「先行共同生活」證明文件疑義一案。 說明: 五、茲以「收養」按收養者與被收養者間之關係可區分為「無血緣關係收養」、「親戚收養」或「繼親收養」,其中「無血緣關係收養」依兒少權法之規定,需透過收出養媒合服務者進行評估並安排收養人與兒童先行共同生活或漸進式接觸後,再向法院聲請收養認可。審酌收養兒童先行共同生活之規定程序及實務執行現況,爰就旨揭「先行共同生活」證明文件補充規範如下: |
|
退休撫卹 |
109.04.30 臺教人(四)字第1090049876號 |
主旨:有關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條例(以下簡稱退撫條例)第4條規範應計入每月退休所得之社會保險年金計算方式一案,請查照。 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