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 Slider
:::
輔導室 杜品儀 - 校外公告 | 2024-11-27 | 點閱數: 257

 113 年度資源班圓夢計畫成果─悠遊故宮․南院寫藝

                                                                                                                                                                                  裕文國小資源班王峯文老師

臺北是臺灣的商業首都,臺南是臺灣的文化首都,而台灣位於亞洲的交通樞紐,自古即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因而孕育了不同文化的滋養與衝擊。因而故宮南院以當代博物館理念進行規劃設計,以傳統水墨畫之「濃墨」、「飛白」及「渲染」三種筆法為概念發想,發展出虛、實量體相互交織的流線形體。帶著孩子搭乘接駁專車走入園區,映入眼簾的就是廣闊的園區與流體建築。仔細看著建築外觀充滿了大小尺寸的黑色圓盤,原來這是以古代青銅器為概念的鑄鋁圓盤,描繪龍紋遊走於浮雲之間的意涵,透過陽光不同的折射呈現出不同的光澤。

園區的二樓是售票大廳,政府為了鼓勵學子親近藝術,學生只要憑學生證即可免費兌票進場。展區內包含了數個展館空間,除了展覽部分臺北故宮的典藏文物外,也加入亞洲文化視野,透過豐富文物詮釋角度,讓觀眾從生活經驗的角度來親近藝術。

這次我們參觀了「包羅萬象—院藏亞洲織品展」,展間內介紹了不同織品運用在穿著打扮、日常用品,以及空間裝飾上。學生還可以站在鏡頭前選擇不同的織品,投射在身上的模樣。我們也參觀了「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看到了玉器的演變,從新石器時代做為宗教神權法器的使用,到後來與人們的生活接近的花器或飾品。甚至還看到了乾隆使用的玉璽,真是雕刻精美。另一個展廳則是「妙色—清代金銀飾件特展」,電視上宮廷劇中人物的頭飾項鍊、腰帶,甚至是少見的指甲套,也呈現在我們眼前。

佛教是臺灣盛行的宗教信仰之一,印象中總見過爸媽拿著一炷清香叩首祭拜的模樣,在「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展廳內,有亞洲各地的佛像人物,或大或小、或站或坐的展現各種姿態。這個展廳內有兩個特別的國寶文物,一個是知名的「龍藏經」,另一個則是現存最早中國閣樓式佛塔—「曹天度造九層千佛石塔」。「東亞茶文化展」則是展示了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飲茶器具與習慣,我們看到仿真的明代茶寮與日本茶室,還進到的了蒙古包內體驗了蒙藏奶茶的器皿,只可惜這裡沒有販售臺灣知名的珍珠奶茶。

館區內設置了一個特別展區,這次的主題是「萬國津梁:東亞海上的琉球」特展。自古以來臺灣、琉球、日本、中國,就存在著密切的海上貿易與文化交流。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跟我們生活習慣相似的裝盛食物的圓盤,還看到了與金門地區有相同寓意但形體卻不相似的「風獅爺」。

展館內還有一區可以互動體驗的「揮翰學書—書法跨域新媒體展」,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字帖進行臨摹,還可以輸出成品帶回家收藏,還可以將珍貴史料進行拓印落款再掃描下載

園區內可以用餐的選擇不多,但餐廳還是很貼心的幫忙準備了方便實用的水餃和紅茶。紀念品區很值得參觀,但讓粗枝大葉的學生進入讓老師們心生緊張,好在旁邊有設置了故宮商品扭蛋機,用百元的價格轉取扭蛋後再進到紀念品區櫃台兌換,故宮商品琳瑯滿目,每位學生得到的都不盡相同,看著文化資產從生活用品上獲得新意,學生們也能潛移默化感染到文化氣息。

嘉義知名的美食福意軒在高鐵站內的便利商店就有販售,購買了學生能食用的蛋捲與薄餅,讓學生在舒適的車廂內短暫的品嚐,咀嚼回味這一趟藝術的饗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