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報導揭示烏克蘭無人機作戰的新進展。
近期的一次夜間行動中,一群烏克蘭無人機能夠自我協調攻擊俄軍,展現了基輔如何運用 AI 賦予無人機編隊作戰的能力。
這套技術由烏克蘭新創公司 Swarmer 開發,使多架無人機能夠共享資訊、分配角色並在飛行中調整策略。
根據 CEO Serhii Kupriienko 的說法,人類只需設定目標,其餘由無人機自行決策,這不僅減少操作人員需求,還能提升效率。
烏軍一年前開始測試 Swarmer 軟體,最初用於布雷,如今已經常態化用於攻擊士兵、裝備與基礎設施。據一名軍官表示,他的部隊已在 100 多次任務中部署該技術,通常使用 3 至 8 架無人機,但測試規模已擴大到 25 架,並準備挑戰 100 架以上的協同操作。常見的組合是以一架偵察無人機搭配兩架轟炸無人機,後者會自行決定攻擊時機與順序。結果是,原本需要 9 人的作戰如今只需 3 人就能完成,釋放了其他戰場人力。
軍事專家認為,無人機蜂群協同是未來戰爭的關鍵,數十甚至上千架無人機可能壓倒防禦體系。雖然烏克蘭目前的規模仍有限,但即使是小型自主編隊,也被視為突破。 Swarmer 的崛起展現 AI 如何迅速重塑戰場,但挑戰依然存在,包括通訊網路超載與單機成本上升。該公司獲得美國投資者支持,正參與美、中、俄、以色列等國的全球競賽。
批評者則警告,隨著無人機能獨立做出更多決策,機器是否能自主行使致命武力引發倫理爭議。不過, Swarmer 強調最終是否發動攻擊,仍由人類下達指令。
無人機戰爭分析師 Zak Kallenborn 表示,無人機蜂群改變戰爭的潛力已被談論數十年,如今才真正從預言走向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