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夏季五至八月是青少年意外事故發生期的高峰,在此期間校安重點除了交通事故的預防宣導之外,另一宣教重點應置於「溺水宣導」,不論學生是在校內或校外,皆應抱持著「有學生處皆是校園」的理念,全力做好防制學生溺水的預防工作。
壹、防溺基本常識,包括:
一、游泳前應做好熱身工作,避免下水後肌肉抽筋,並應選擇安全有救生員及良好救生設備場所。
二、下水前應了解自我健康情形,不要逞強下水,並觀察天候狀況若有變壞或發聲雷雨的狀況,要立即上岸。
三、到海邊戲水游泳時,受到水母或海蛇侵襲,應上岸尋求診療;並不應游離岸邊太遠,以免體力透支而發生意外。
四、在溪流岸邊活動,要小心岩石濕滑,河底落差太大的水域易引起暗流,應注意失足落水的可能;若遇溪水暴漲被困沙洲或岩石上,要保持冷靜及耐心等待救援。
五、游泳時若產生抽筋之現象,要保持鎮靜或舉手呼叫他人援救。
貳、先期預防工作(教育宣導、建立安全觀念):
一、公布危險水域資料:
(一)各縣市危險水域資料,10大危險海(邊)岸,請建置於學校網頁中,提供同學查詢。
(二)各級學校每年新增或更新危險水域資料,提供最新訊息,可利用下列單位蒐集資訊:
1.內政部消防署(防溺宣導網)或各縣市消防局、地區消防(分)隊。
2.行政院海岸巡防署。
3.各縣市政府及觀光局(處)。
4.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及各分支會。
5.國內各災害防救或救援、救難之民間志工團體、機構。
(三) 每年於夏天暑假前4月間,針對學校周邊危險水域資料公布全校師生知悉,並於公開集會場合宣導。
二、結合學生安全教育、地理、健康與護理…相關課程融入式教學宣導。
三、 每年六月份第一週訂定為「防溺水宣導週」,利用班會時間由導師向同學說明注意游泳及戲水安全,並利用家屬聯繫函及親師懇談時機說明,請家長重視並配合督促學生。
四、每年夏季期間連續假期、週休二日、暑假前對學生實施防溺宣導。
五、學生戶外教學前,列入行前教育宣導重點事項。
六、暑假返校日及輔導課結合近期溺水事件案例加強宣導,提醒同學特別注意,增加危機意識。
七、邀請鄰近消防單位蒞校實施防溺宣導、說明,學校並利用各項集會時機再次叮嚀宣導,加深同學印象。
八、鼓勵同學學習CPR心肺復甦術,結合「健康與護理」教學課程實施,並可定期辦理精進研習。
叁、減少溺水危險因子:
一、到符合標準的游泳池戲水游泳:目前雖然合格的游泳池相當的多,但在使用時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能力,不要勉強進入深水區游泳,如此才能減少意外發生的機會。
二、在開放及有救生人員看守的水域戲水游泳:特別是在開放水域中進行水上活動時,一定要在受過專業訓練救生員的看顧下進行,否則一但發生意外時便會求救無門。
三、在水域遊憩活動安全旗幟範圍內戲水游泳,並且遵守安全標示,不要到一些沒有標示的區域活動;另當對水域環境不熟時,不隨意下水,以防意外的發生。
四、當在開放水域活動時,千萬不要游離岸邊太遠,而游泳技術不純熟者也切勿涉險,貿然到深水區活動,以免發生危險。
五、進行水上活動時決不單獨下水,要有人照顧或結伴而游,除彼此能有所照應外,且在意外發生時也較便於求援。
六、勿在剛用完餐後、服用藥物或引用酒精飲料後馬上游泳,以防一些突發事件所衍生的意外。
七、下水時一定要穿著游泳專用衣物,不穿著牛仔褲,長裙或長褲下水,以防止衣物吸水後過重,產生太大的負擔。
八、如遇危險或抽筋時應先鎮靜並設法立即上岸,而倘若當自覺有所困難時則應及早舉手呼救。
九、發現有人溺水時,立即大聲呼救,請求他人協助,未熟練救生技術者,不要妄自赴救,應利用現地既有之竹竿、木條、物品或衣物等間接進行搭救。
十、了解自己的體能,選擇適當的活動地點,不逞自己所不能。此外當體力不佳時,也不要逞能勉強下水。
肆、結語:
正確的態度決定正確的行為,學生們從事正當戶外戲水活動應該被鼓勵,但是無論從事何種活動,若能教授其謹守活動規則的重要性,和對環境及自身狀況細膩的觀察及心思,就能遠離危險,玩得盡興,遠離溺水事故的危機!希望各級學校可視學校特性加強各項防制作為,以期將溺水事件降至最低或消弭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