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梅毒、淋病及M痘等性接觸傳染疾病,其傳染途徑主要為不安全性行為。
性病相關衛教宣導素材可自行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官方網站(https://www.cdc.gov.tw/)下載。下載路徑為首頁之宣導>性接觸或血液傳染>單一性傳染病項下之衛教宣導素材。
因應亞洲地區非洲豬瘟疫情仍相當嚴峻,為強化春節防疫工作,防範病毒入侵臺灣,保護本土養豬產業
影片連結同步置於本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cdc.gov.tw/)之傳染病與防疫專題>傳染病 介紹>第三類法定傳染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 染>宣導素材>多媒體>影片項下,歡迎下載運用。
菸害防制法第15條已全面禁止電子煙,任何人不得製造、輸入、販賣、供應、展示或廣告,如遭查獲可依同法第32條規定處新臺幣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電子煙並無「幫助戒菸」、「減少菸癮」或「減輕戒斷症狀效果」等功效,強化校園預防電子煙之危害。
國小高年級學生防制教材教學包
提供國小教師可運用之教學資源,前已公告於該署健康九九+網站(網址:https://health99.hpa.gov.tw/,首頁>找教材>輸入關鍵字:國小高年級學生菸害防制教材)
非洲地區M痘(Mpox)疫情自本年5月起明顯上升,且出現具人傳人能力之Clade Ib型病毒株之病例,與先前全球流行之Clade IIb亞型為不同型別病毒株,雖仍以親密接觸之性接觸為主,在非風險族群內傳播風險為低,惟此波疫情已出現跨國傳播且致死率較Clade IIb型高,且囿於非洲地區資源匱乏,多數臨床個案未有實驗室檢驗結果,無法進行系統性監測,雖目前在非洲以外的國家尚未形成大規模疫情,然M痘初期症狀不明顯,或部分個案未就醫或諱疾忌醫等因素未就診或通報,爰WHO呼籲各國仍要提高警覺,並於本年8月14日再次宣布M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
若符合公費M痘疫苗接種對象,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不同時間或同一時間與不同人有發生性行為、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揭任一情形者,請儘速接種疫苗。而外籍人士持有我國居留證或具健保身分,若符合前揭條件,亦可接種公費M痘疫苗。爰如具有可申請居留證或健保之資格,且具前述風險,可儘速申請。
如至剛果民主共和國等非洲流行疫區參訪,或進行學術交流等相關活動,應落實自我防護,旅遊期間建議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之高風險場域,也應避免接觸或食用野生動物,減少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入境時如有疑似症狀,務必於入境時主動洽該署檢疫站協助評估,入境後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
自流行地區來臺或返臺的國際學生請加強宣導須留意健康監測,M痘潛伏期約為21天,如入臺21天內出現皮膚病灶,例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膿疱等,以及發燒、畏寒/寒顫、頭痛、肌肉痛、背痛、關節痛、淋巴腺腫大(如耳周、腋窩、頸部或腹股溝等處)等疑似症狀,應佩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高風險場域暴露史及接觸史等資訊。
M痘防治與疫苗接種相關衛教素材、教材或影片等資訊,可至該署全球資訊網(www.cdc.gov.tw)/M痘專區項下查詢與下載運用。
(一)新冠肺炎(COVID-19):↵
1、教職員工生如有疑似或感染呼吸道傳染病,或出現發燒、呼吸道症狀時,建議佩戴口罩;健康中心比照衛生福利部所列指定場所(醫療照護機構)建議佩戴口罩。↵
2、學校各室內空間、公共設施及學生宿舍,請適時執行清潔消毒,並保持空氣流通。↵
3、併發症(中重症)者處置原則:↵
(1)請依衛生福利部最新防疫措施進行隔離治療;符合解除隔離治療條件後,始可入校上課(班)。↵
(2)請學校依隔離治療通知書所載日期給予學生及教職員工「公假」,且學生請假期間不列入出缺席紀錄,亦不因此扣減其學業成績評量之成績;另教師請假期間所遺留課務,由學校協助排代並支付鐘點費,不列入學年度成績考核之考量。
(二)腸病毒:「臺南市公私立國民中小學及幼兒園腸病毒通報暨停課要點」(附件1)、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113年腸病毒流行疫情應變計畫」、「腸病毒防治工作指引」及「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
(三)流感:疾管署「學校/幼兒園/補習班/兒童課後照顧服務班與中心流感群聚防治指引」(附件2)、「季節性流感防治工作手冊」。↵
(四)病毒性腸胃炎:疾管署「學校病毒性腸胃炎防治手冊」(附件3)、「校園環境消毒與嘔吐物及排泄物消毒處理方式及注意事項」(附件4)。↵
(五)水痘:疾管署「水痘與水痘併發症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附件5)。↵
四、有關疫情資訊或防制措施,可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下載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