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解說員們除了課間的固定週二聚會外,每週三下午還有戶外的自然觀察營。第一屆的解說員們以校園植物為主題,進行了一年的體驗與觀察,和植物互動,玩了不少遊戲。第二屆的解說員們配合學校蝴蝶園的成立,自然觀察活動著重在蝴蝶生態的認識。
來瞧瞧第一堂課,野馬老師帶給解說員什麼有趣的知識:
一、引起動機:結合蝴蝶園,瞭解學生對蝴蝶的認識程度,大略介紹蝴蝶
二、發下記錄本以及取自然名-成為植物小小解說員,勢必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筆記簿,解說員養成記錄,此外取與自然相關的個人稱呼,能讓聽者容易記住自己,所以取自然名也是不可或缺的喔!大家集思廣益想想自己要叫什麼名字呢?
三、正式進入課程-
(一)介紹蝴蝶
台灣蝴蝶有 400 多種分為以下五科:鳯蝶科、蛺蝶科、粉蝶科、弄蝶科、小灰蝶科
(二)鳳蝶介紹
1. 特徵:①以黑色系為主②分前翅與後翅③後翅有尾
2. 珠光鳳蝶只有蘭嶼才有
3. 大鳳蝶: 公無尾突,無白斑 母有尾突(不一定),有白斑
→有尾突一定是母的!!
(三)認識蝴蝶構造
*注意:
①可由觸角辨別蛾與蝴蝶(蝴蝶的觸角是越來越粗的棍棒狀觸角。蛾的觸角則較多變化,絲狀、羽狀、櫛齒狀…等,但不會是越來越粗的棍棒狀。)
②翅膀長在胸部
(四)都市常見的蝴蝶(在都市適應佳):
關鍵在環境中是否有幼蟲需要吃的植物(食草)
|
名次 |
名稱 |
幼蟲攝食的植物 |
|
1 |
無尾鳳蝶 |
金桔、檸檬、柚子等 |
|
2 |
青帶鳳蝶 |
樟樹 |
|
3 |
綠斑鳳蝶 |
玉蘭花 |
四、參觀蝴蝶園
介紹食草與蜜源
(一)馬兜鈴(有毒):為珠光鳳蝶、黃裳鳳蝶、紅紋鳳蝶、大紅紋鳳蝶、麝香鳳蝶等的食草
(二)過山香:為無尾鳳蝶、無尾鳳蝶、台灣白紋鳳蝶、玉帶鳳蝶.等的食草
(三)食茱萸:為無尾玉帶鳳蝶、琉璃帶鳳蝶、烏鴉鳳蝶、台灣烏鴉鳳蝶、白紋鳳蝶等的食草
(四)長穗木(蜜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