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緊急 賀憶娥 - 教師會 | 2014-11-05 | 點閱數: 921

~敬邀縣市教師工會出席,為教育公共化站出來!

2014 秋鬥【左翼集結、人民轉運】大遊行

 由各種社運團體組成的秋鬥平台,將於 11 月 9 日(日)舉辦一年一度的秋鬥遊

行,今年的主題為【左翼集結、人民轉運】,「結、運」二字諧音透露這次遊行的

特色是利用捷運路線,串聯不同議題的團體,主要分為三路-「勞工、土地和教

育」-各自選擇定點行動,表達訴求,然後在不同的捷運站上車,最後在捷運西

門站集結,向鄰近的國發會嗆聲。現場將搬出巨型「大便」道具,諷刺國發會提

出的「黃金十年 國家願景」計畫,完全是以經濟發展、圖利財團的右派思維主

導,漠視 99%人民的生存權利,根本是「黃金『屎』年、發展個屁」!

全教總與學生團體走教育線,表達:「假自主、真放任; 假學位、真商品」

 秋鬥教育戰線由教師和學生團體組成,將在教育部前集結,共同提出反對教

育商品化、要求教育公共化及保障師生權益等三大訴求。審議中的「自由經濟示

範區特別條例」將高等教育納入自經區,不受現有法制規範,形同教育租界,讓

高教進一步商品化,加劇教育與階級的不平等。近年政府以學術自主為名,要求

大學自負盈虧,高教逐漸走向私有化、商品化,校方以緊縮學生資源、調漲各項

費用、增加非典型僱用因應,損害學生的受教權和教師的勞動權。政府責任退場

的同時,卻透過獎勵政策引進企業對大學的介入,實施「必修實習課程」,讓越

來越多大學生畢業前得投入職場實習,實習生淪為廉價、甚至無薪的勞工,慘遭

資方剝削。產官學結合的口號喊得漂亮,教育主體的學生反成了俎上之肉。

教育戰線 流程 備註

12:00-12:30 教育部前集合

12:30-13:00 教育部前記者會

13:00-13:30 由至新光三越前廣場 各團體可自行規劃遊行活動與

民眾互動

13:30-14:00 捷運站出口 Z4 集合

14:00-14:05 下捷運搭乘捷運 各自刷卡、買票進站

14:05-14:30 至捷運西門町與其他戰線集

與土地線、勞工線集合。

14:30-15:00 配合秋鬥活動組活動後,一起

出月台

請自備空寶特瓶,寶特瓶中放

入可製造噪音的物品,如綠

豆、紅豆等。

15:00-16:00 主舞台前集結,配合主舞台活動後,遊行至國發會前

2014 秋鬥【左翼集結、人民轉運】教育線論述

(一)反對教育商品化

1.反高學費,課徵資本利得

在當今分配極度不均的社會下,高等教育不僅無法兌現其原先促進社會流動的承

諾,反而複製了舊有的階級,讓高教成為剝削體系的一環。教育部在過去提出的

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中,放任各校自行決定是否調漲以及調漲的幅度,棄

守身為教育主管機關的權責,結果是加重弱勢學生負擔,這不僅讓學生在就學期

間必須付出更多時間打工賺取生活費、壓縮學習的時間,且在畢業後便得面臨龐

大的就貸還款壓力。

我們認為政府若真心關懷弱勢、追求公平正義,就必須向企業課徵資本利得,使

其盡到應有的社會責任,而不是拿學生與其家庭開刀!

2.反高教自經區,拒絕假國際化

審議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將高等教育納入自經區,從「設立營運」、

「公共監理」、「招生方式」、「學生修業」、「教職員進用」、「資產運用」均去除管

制,甚至不受現有教育法制規範,還享有相關賦稅免徵,形同教育租界。教育部

宣稱此舉為「促進國際交流」,實則為賤賣台灣教育,若國際交流是以「去除管

制」、「放任」來達成,台灣高教只會進一步商品化,從而加劇教育的不平等。

教育不是商品,教育不能買賣,不能以「產值」評價教育發展,為確保高教的公

共性,我們堅決反對將高教納入自經區。

(二)教育公共化

1.反對勞勞相逼,幼托整合公共化

台灣幼兒托育原採雙軌制,近期行政院研議推動「幼托整合」政策,擬放寬「幼

兒教育及照顧法」師資標準,引起教師與教保員之間的爭議。此修法將驅使業者

為節省成本,改聘薪資低廉的教保員,間接剝奪幼教教師的工作權,阻礙於幼教

品質的提升。再者,一旦修法進一步放寬讓未具幼保資格者亦可協同教學,教師

與教保員的處境勢必更為擠壓,造成整體勞動條件的下降。

我們認為教育部應以提升幼教品質為念,不應使「幼托整合」成為教師與教保員

的戰爭,我們要求政府增設公立幼兒園、保障幼教工作者權益、降低班級人數、

全面改善幼教工作者待遇及工作條件,以確保幼教品質。

2.改善生師比、挹注公共資源

大學教師的勞動權益正在日漸惡化,許多學校違法逼退、解聘教師,對此,教育

部宣稱「可能將啟動退場機制」,進而關閉私校。然而「讓大學倒閉」並不能解

決問題。 20 年來教育部放任大學超收學生,公私立大學平均生師比從 1991 年的 20 人,惡化為當前的 30.9 人,導致教學品質下降。

我們認為,真正的解決之道,必須從捍衛教師勞動權開始,挹注公共資源至私校、

加強私校董事會的公共監管,教育部應負起主管機關責任,逐年設定改善大學生

師比標準來因應少子化趨勢,而不是一昧裁撤學校、裁減教師。

3.反對教育為資本服務

二十年來台灣高教政策的發展,政府教育經費不斷下降,高等教育得自籌經費、

自負盈虧,走向法人化、私有化;同時,教育部鼓勵大學相互整併、擴大招生,

聲稱是確保學術自由、自主,免於政治運作與利益團體之影響。不過實質上看來,

教育部逐步撤出的只有它的責任,政府的權力依然以各種計劃、補助,以及評鑑

的方式,綑綁高教的自主。而近年來與產業接軌的呼聲中,教育部更是以「產官

學結合」、「雙軌旗艦計畫」之名,獎勵企業對高教的介入,打著「培育人才」的

美名,實為高學費、低薪的雙重剝削。

我們反對教育為資本服務,我們要求政府課徵資本利得、擴大教育經費,唯有高

教不再為營利所綑綁,才可能有真正的學術自由、平等的產學合作!

(三)保障師生權益

1.落實校園民主,奪回校園主權

近年來,各校校方以發展之名,不斷掌握各種資源和空間換取更多財源,不論是

收回學生活動空間或是調漲宿舍價格,都造成了學生教育資源的緊縮,與負擔的

增加。

我們認為學生應該要有基本的受教權和平等權,不論是什麼階級都該有基本受教

育的權利,校方不該如此提升學生受教的成本。學校應該要重視學生的聲音,讓

學生的聲音進入決策。我們要戳破校方的發展謊言,奪回屬於我們的校園主權!

2.校園非典勞動要勞權,兼任教師公私立鐘點費不脫鉤

面對公共資源減少、大學自負盈虧的政策趨勢,校園內非典型勞動的比例大幅增

加,除了專職工作逐漸改為定期約聘,勞務工作派遣與外包,更大量聘用兼任教

師以節省教學人力成本,甚至大規模使用學生從事兼任工作,作為高教學術生產

的底層勞動力。

大學兼任師資人數目前已達 24,889 人(其中 8,118 人為純然的兼任老師),承

擔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學分數。然而,兼任老師卻同時承擔著同工不同酬、超低鐘

點費、聘僱條件彈性化等等血汗勞動。今年間教師鐘點費調整,教育部竟將公私

立學校脫勾,調薪不擴及私立學校,罔顧當前私立大專院校大規模使用兼任教師

的事實!學校老是說自己沒錢,然而台灣聘僱兼任教師最多的 10 間私校每年的

收支盈餘額,比起調薪所增加的鐘點費成本,竟然高達 10 倍以上,甚至還有 300

倍!

對此,我們要求兼任教師鐘點費調整 16%的命令,應當不分公私立一體適用!

兼任教師、兼任助理、派遣人員以及約聘僱人員團結起來,要求同工同酬、完整

的勞動保障!3.正視學生兼任勞動者,確認僱傭關係

學生在校內的兼職勞動,是最沒保障、最容易被過勞剝削的一環,更是被彈性化

使用的廉價勞動力。而實習生方面,在政府的「必修實習課程」政策下,越來越

多大學生畢業前得投入職場實習,然而,實習場域並未落實相關勞動法令保障,

實習生淪為廉價、甚至無薪的勞工,慘遭資方剝削,並拉低整體勞動市場的薪資

結構。

至於學生兼任助理,校方以「學生助理不是勞工、學習關係而非僱傭關係」的藉

口,規避雇主責任,嚴重虧損兼任助理的勞保年資,使得勞權淪喪。目前已有台

大、成大計畫兼任助理,被確認與校方之間存有僱傭關係,世新大學也已經主動

認可僱佣關係,進而為學生兼任勞動者投保。

我們要求教育部、勞動部應正視學生助理就是勞工的事實,對於為了節省人事成

本、剝奪學生兼任助理勞權的違法校方,立即開罰、責處!學生助理、實習是學

習,也是勞動!應立即確認僱傭關係,全面落實勞基法保障!

4.高、國、中、小導師費一致

高中職與國中同為中等教育階段,其師資培育方式、待遇支給內容均一致。國中、

小學導師自 101 年 1 月課稅起導師費三年來實質調整為 3000 元,高中職導師

費卻仍維持於 2000 元,明顯形成差別待遇。

12 年國教自 103 學年度全面推行,學生程度差異已非過往學科測驗登記分發一

般整齊,高中職導師在 12 年國教推動上扮演極重要角色,高中職導師費落後國

中小導師已經 3 年了,此時此刻,應該要給高中職導師合理待遇,我們要求高國

中小導師費一致!

--------------------------------------------------------------------------------

備註: 1.請自備礦泉水、輕便雨衣。

 2.請自備遊行道具空寶特瓶+綠豆或鍋碗瓢盆可製造噪音的物品。

 3.欲參加者請於 103 年 11 月 6 日下午四點前回報臺南市教育產業工會。

 4.聯絡人:會辦秘書呂靜玲;聯絡電話: 2512020

:::

找公告請搜尋關鍵字

常用網站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4年09月16日 23時13分
65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