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一、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致死率高達 100%。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全世界都有病例,主要發生於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及中東等地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 55,000 死亡病例,其中亞洲約占 31,000 例死亡,非洲約占 24,000 例死亡,其中 30~50%是幼童。臺灣自 1959 年起不再有人的病例, 2002 年及 2012 年各發生一例自中國大陸境外移入病例, 2013 年發生一例自菲律賓境外移入病例。 1961 年後不再有動物病例,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 2013 年公布國內野生鼬獾檢出狂犬病毒,並將南投縣魚池鄉及鹿谷鄉、雲林縣古坑鄉、臺東縣東河鄉及其他山地鄉列為狂犬病首要及次要風險地區。
二、傳播方式:患有狂犬病之動物,其唾液中含有病毒,狂犬病病毒隨著動物的唾液,透過動物抓、咬的傷口進入人體。拉丁美洲常發生吸血蝙蝠傳染至家畜的案例。
三、預防方法:
(一)在狂犬病高風險地區,需小心防範被貓、狗、猴子等溫血動物咬、抓傷。
(二)避免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遇罹病野生動物,勿以手部直接撿拾。
(三)如果在狂犬病高風險地區遭溫血動物咬、抓傷,請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請盡速就醫治療。
(四)遭受國內家貓或家犬抓咬傷,感染狂犬病的風險極低,惟家中飼養的犬、貓務必定期接受動物狂犬病疫苗接種。
四、相關資訊請參見「衛生社會福利部疾病管制署(CDC)」網站--「狂犬病防治專區」: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8d54c504e820735b&nowtreeid=dec84a2f0c6fac5b&tid=9D2E1B3A862F06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