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由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種「學無止境」及「一輩子學習」的概念其實就是「終身學習」。不過,國內學者蔡秀美(1996) 認為終身學習的「學習」二字,更希望人們要有新的觀點:即一、學習是持續一生的歷程。二、學習的管道和方式是多元且彈性的。三、學習強調自主的精神。四、 學習的內容無所不包,是一種全人發展的教育。五、學習是一種權利而不是特權。基於以上理念,本校在極力推展「全人」教育之餘,更希望學習能成為學生、家 人,甚至社區民眾生活的一部份,讓興趣引發學習,進而造就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
草創期
本校南邊舊廚房本已閒置多年,於是在97學年度特別申請教育部活化校舍暨發展學校特色方案經費辦理相關活動及建物重整,並命名為「追夢魚館」。也因為行政與教學充分合作與開創,讓本校連續四年獲選為全國百大特色學校;98學年度本校更榮獲全國十大資訊創新教學典範學校,而追夢魚館資訊設備也同時升級,成為本校五間「智慧教室」之ㄧ。
99學年度教育部研擬推動「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專案,行政團隊見機不可失,便以教務姜主任為主導規劃並由本人親自到教育部進行專案報告,雖然全國共有30間學校通過初審,但是本次篩選後卻只能剩下15間學校進行複選;一週後,教育部再次通知本人北上研討,確定補助經費80萬元開辦七個場次的課程活動。實施以來,活動成效深受社區民眾好評,本校同時建立中心網站與民眾成果分享,此時,學甲國小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嚴然已成為其他學校校舍活化空間與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之典範。
發展期
由於本校選定「追夢魚館」作為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它除了擁有獨立出入動線,對學校干擾最少;夜間照明充足;設備齊全;課程多元、實用;主題網站成果豐碩……..等優點外,實施績效更深受教育部長官所肯定,連社教司司長也專程蒞校加油打氣。於是,100學年度本校再接再厲繼續提出方案申請,這次在全國30幾所學校中,雖然參與審查的教授嚴謹把關,本校計劃依然深受青睞,教育部決定補助新台幣92萬元來辦理相關活動。這回本校將7個課程擴大為14個課程,包括烘培、電腦影像處理、蝶谷巴特、網頁製作、香草栽培、韻律舞蹈、簡易拼布、烏克麗麗、五行養生、手工香皂、魔力點心、創意回收裝置藝術……. 等班別,學員近300人次,從5歲到70歲都有。
100年12月17日起教育部連續利用2個週六與週日,於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辦理「終身學習大觀園」活動,整個展場當中,本校是唯一不是位於高雄市的受邀單位。
成熟期
推展社區民眾終身學習工作雖然深具意義,但也相當辛苦。平時每天在校超過10小時的工作量,身心的疲憊感已長期在飽和階段,第三年真想與行政同仁暫時休息、喘口氣。沒想到,雖然本校101學年度並未申請專案,但是教育部卻直接行文補助45萬元來推展相關活動。
這份善意令我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因為前兩期補助經費較為充足,所以學員的學費與材料費幾乎全免,參與的踴躍度可以預期;但是,這次14個課程中卻有7個班別需要自費,鄉下地區辦理研習活動若需要自費便乏人問津的魔咒,令工作團隊揣測不安。可是,當開始開放報名時,踴躍的情形卻讓大家深感欣慰,不但自費的班別幾乎全滿,像樂活律動班雖然報名上限20人,卻來了40多人;像東瀛日語班、生活英語班、蝶谷巴特、烏克麗麗、手工餅乾……….等諸多班別,都有學校同仁報名參與。這時我們知道,學甲國小「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推展終身學習活動已然成功,因為對社區民眾來說,學習已成為一種習慣,是生活的一部份而不可或缺。
代結語
國內學者胡夢鯨(1997)認為,終身學習是指個人作為一個學習者,從出生到死亡之間,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根據自身的興趣及需要,以自我導向學習或團體學習的方式,來進行有計畫或無計畫的學習活動。
學甲國小開創「社區多功能學習中心」3年以來,共安排35場 多元、活潑的學習課程,以熱誠與毅力逐漸改變社區民眾的學習經驗,雖然成果豐碩,但仍為計畫性與團體性的學習規劃。期望不久的將來,學校的師生、家長與社 區民眾能將學習的領域擴大,「時時可學習」、「處處能學習」,建構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學習網絡,那麼「終身學習」的目標才算是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