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級中,吵鬧搗蛋的學生受到的關注多,還是內向安靜的學生?學生的行為問題,若沒有引發老師在班級經營或教學上的焦慮,不說話的孩童,往往會被忽略。
「選擇性緘默」孩童的罹患年齡多在幼稚園時期,不過通常在國小低中年級才確診。
孩子在這段期間可能已遭受緘默之苦多年,最後因情況惡化才終於得到協助。
今天就帶大家初步了解選擇性緘默症的特徵及迷思。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的主要特徵,孩子在某些情境中可以正常說話,但在其他特定情境則無法說話。
通常,在家裡和親近的人在一起,沒有其他人在場時,他們感到最自在;到了學校或家以外的地方,充滿陌生的人事物,說話便會變得困難。
選擇性緘緘不是自己選擇的,他們並非不願意說話,也不是蓄意操控的行為,而是急切地想要開口,但是某些情境下就是說不出話來。
好似身體不允許你說話的感覺,就算你再用力,聲音也出不來。且每個選緘兒能夠說話與否的情境,就連他們自己也都難以歸類、區分。
因此我認為更該稱呼此症狀為:情境性緘默症,因為緘默並非出於選擇,而是視情境而定。
焦慮,是選緘孩子的共同特質,而且幾乎沒有例外。
他們避免說話的原因是:說話帶來壓力(或過去曾經帶來壓力),一旦意識到有人在期待他們說話,他們就更緊張。
出於自我保護以避開困窘的感覺,只要保持緘默(不嘗試說話),就可以避開這些焦慮、害怕和難堪的感受。
緘默孩童對於別人的眼光極度敏感、易受傷害,他們害怕自己像個怪胎,害怕被嘲笑、責罵或拒絕,
因此他們會以點頭、搖頭、比手勢等溝通方式,來取代說話。
強迫他們說話(無論用多間接的方式),其實會增加他們心理的內在衝突,因而讓他們看起來更加堅持不說話。
任何嘗試要求孩子說話的作法,都可能讓孩子陷入必輸的困境( no-win situation )。
他們不但對於開口說話充滿焦慮,對於說不出話的後果也充滿焦慮(例如:看起來很蠢、令人失望、別人可能施加更多壓力)。
結論:
害羞的孩子不一定是選緘,選緘的孩子也不一定害羞。說不出話的焦慮,若有師長們正確的理解及適切的幫助,
將減緩選緘孩童的症狀持續至青少年或成年,影響就學、社交、心理健康和社會功能。
接下來的文章,將提供導師及科任教師一些具體可行的實用方法,請有興趣了解的老師們繼續關注輔導百寶袋!
編撰者:劉云謙 輔導教師
參考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