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社群會議,我們圍繞「彈性課程的期初評鑑」展開了實質而深入的討論。這不僅是一次制度性的課程確認,更是一次脈絡教師對教學設計進行再思考、再校準的重要機會。
各課程脈絡的社群老師,依據本學年度的課程草案,逐一進行自我檢視與小組討論,確認課程主軸是否仍與學生現況與學習目標相符,是否需要根據去年度的實施經驗做出修正。經過初步討論後,若無重大異動,課程即可通過並正式進入執行階段,並於期中再次檢視與修正,確保課程的「彈性」與「穩定」能取得良好平衡。我們也同步啟動了下一階段的社群歷程規劃,預計下週起,各脈絡教師將分批進行「本年度課程執行說明報告」。
透過兩階段的對話模式:
1.紙本檢視階段:夥伴教師針對課程設計提供具體建議。
2.授課分享階段:授課教師說明執行構想,釐清執行方向。
這樣的安排,不僅提升社群參與感,也讓每一位老師在實際執行前,就能獲得具體建議與同儕支持,降低實施上的不確定與壓力。
此外,今日會議中也特別由創意市集脈絡的老師分享去年入選 PBL 複賽的課程簡報內容,期望透過社群眼光,協助再次梳理架構與說明邏輯,強化報告內容的精準與感染力,為即將到來的複賽做好最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