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教總會員快訊
發報日期:106年3月2日星期四 理事長:張旭政老師 發報單位:政策部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17年3月2日
年改紛擾 全教總向老師報告最新處理情形
自從民進黨政府公布年金改革備選方案以來,由於資訊紊亂、改革公式複雜,引起許多紛擾與抗議。
為維護教師尊嚴與權益,這段過程,全教總持續進行以下工作:
1.提出專業論述:自民進黨政府發動年金改革以來,全教總共計發出34篇新聞稿,召開14場記者會,針對年金改革提出許多主張,為回應全教總訴求,政府已多次調整政策。
2.適時發動抗爭:105年底年金改革辦公室公布「國家年金改革國是會議分區會議報告」後,為抗議官版改革規避政府責任,且沒有處理最核心的基金永續議題,全教總與所屬地方工會於105年12月30日於總統府前發動集體抗爭,各地方工會也於106年1月11日、1月15日發起「抗議年金惡改、遍地開花行動」。
3.持續與政府溝通:除對年改方案提出批判與建議外,全教總系統也持續與行政部門與國會朝野黨團溝通,期能影響決策,至目前為止,已經拜會副總統陳建仁、年改會執行長林萬億、銓敘部長周弘憲、教育部長潘文忠、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教育部人事處長李秉洲、立法院各朝野黨團、民進黨立法院年金小組召集人段宜康、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以及其他相關朝野委員,針對全教總主張持續與政府溝通,爭取各界認同全教總訴求,以及官版方案再調整的空間。
4.持續爭取社會認同:全教總除持續與政府溝通,也製作相關文宣、年金影片、購買報紙廣告、萬LINE齊發爭取社會認同。
經過努力,目前為止,全教總已取得以下進展:
1.成功爭取保留公保養老一次給付:官版原規劃取消公保養老一次給付,並將公保年金一併納入退休所得替代率限制下,在全教總強烈抗議下,銓敘部已同意在職人員退休時可選擇一次請領。
2.成功爭取提前領取公保養老一次給付:官版原限制65歲才能領取公保養老一次給付,在全教總抗議下,政府已同意得提前領取公保一次給付。
3.爭取到教育人員得提早起支:官版原規劃所有職業別退休給付均於65歲起支,經全教總抗議,政府同意中小學教育人員得提早5年於60歲起支,惟全教總仍無法接受,且持續溝通、抗議、爭取中,全教總認為官版中小學教師60歲起支方案,不符家長期待,嚴重阻礙師資新陳代謝,且增加總體人事成本,全教總堅決反對中小學教育人員60起支方案,建議政府考慮其職業屬性,中小學教育人員採取85制,並採漸進式改革,主張在75制上,分十年逐步調整至多85(年資+年齡),使中小學師資能維持供需平衡與活力。
4.政府同意採納全教總提高基金績效的建議:針對如何提高基金管理與投資績效,政府方案業已部分同意全教總長期主張,包括「先隔再救」、「擴大用人」、「績優高賞」等。
5.成功避免改革陷入「肥高官、瘦小吏」缺失:此前歷次年改,均出現「肥高官、瘦小吏」缺失,在全教總長期論述、爭取下,此次年改方案之退休金基數內涵,確定採納全教總長期主張,繳和領均以本俸(薪)2倍計算。
6.成功維持現行提撥分擔比例:前次馬政府年金改革,曾規劃調整退撫提撥(保費)分擔比例,由35%(受雇者):65%(政府),調整為1比1,在全教總強力主張下,此次年改方案之提撥分擔比例維持不變,不讓政府推卸其雇主責任。
7.爭取到一次退休人員更高保障:針對選擇一次退休金的退休人員,全教總建議政府應給予這些已退休者轉換機制,亦即讓這群已退休者可以選擇領回本金,目前政府業已部分採納全教總建議,同意退休所得超過替代率地板者仍得保留6%優惠存款。
8.成功爭取年資併計等方案:全教總長期主張所有受雇者年資均應可攜、併計,此次官版方案業已同意新增年資保留、年資併計、年金分計制度,讓受僱者在公、私職涯轉換時,不至於影響退休權益。
9.成功爭取18%優存利息挹注退撫基金:全教總要求年金改革不應忽略政府責任,政府已同意18%優存利息(中央政府部分)將挹注退撫基金,全教總持續要求將調降退休所得和優惠存款利率所節省經費,應全部(包含地方)挹注退撫基金。
不過,官版年改方案仍然有許多問題,後續全教總將持續向政府、國會朝野黨團爭取以下事項:
1.持續爭取教師退休85制(年資+年齡):全教總主張中小學教育人員採取85制,並採漸進式改革,主張在75制上,分十年逐步調整至多85(年資+年齡),使中小學師資能維持供需平衡與活力。
2.持續爭取另立新基金或基金分戶設帳:全教總長期要求年金改革必須使基金永續、並兼顧世代共榮,全教總要求年改必須另立新基金,或以改革實施年為度,於原退撫基金分戶設帳,政府並應負擔原有基金之財務缺口,不應由年輕世代負擔過往負債。
3.持續爭取減少給付後的金額全部(中央+地方)挹注退撫基金:調降退休所得和優惠存款利率所節省經費,應全部(包含地方)挹注退撫基金。
4.要求採計修法前育嬰留職停薪年資:為保護婦幼,延續民族生存發展,憲法第156條揭櫫,國家為奠定民族生存發展之基礎,應保護母性,並實施婦女兒童福利政策;性別工作平等法第21條亦明定,受僱者 為育嬰留職停薪之請求時,雇主不得視為缺勤而影響其全勤獎金、考績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值此少子女化 鼓勵生育養育之際,申請育嬰留職停薪者,乃肩負培育國家人才,延續民族之命脈之重任,應修法採計渠等 退休年資。
5.要求在職、已退者改革標準一致:全教總主張改革標準應該一致,補償金一次給付應與已退者相同,建議給予符合現行法制規定者一次領回;此外,退休金計算基準,在職人員亦應與退休人員標準一致,避免產生爭議。
6.要求提出保障私校工作者的改革措施:政府年改採取減法思維,不是想辦法提升弱勢者的退休保障,而是以砍軍公教達成所謂齊一職業差異的手段,方案中也未見對私校教育工作者的保障措施,全教總要求政府同步提出保障私校同仁的改革方案。
年改方案公布至今,面對來自各界質疑,政府決策單位總說會納入方案研議時參採,全教總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嚴肅面對全教總提出的訴求,並盡快做出回應。
全教總會員快訊
發報日期:106年2月21日星期二 理事長:張旭政老師 發報單位:文宣部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17年2月21日
萬般皆下品,唯有教授高?!人事行政總處不僅歧視,還要壓榨!!
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正研擬的「軍公教人員講座鐘點費支給辦法」草案,將公立大學院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之講座鐘點費,從每節1600元調高為每節2000元;但卻反向將中小學老師的鐘點費從1600元砍成600元,如中小學教師係在本校或同縣市學校演講,就不得支領鐘點費。此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許多教師也批評政府單位「生雞卵無,放雞屎有」,簡直沒事找事,唯恐天下不亂。
綜觀此「講座鐘點費支給辦法(草案)」(下稱:草案)的新規定,顯現人事行政總處的兩種心態:1.唯有教授、研究人員等學術圈之人才值得給較高的講座鐘點費,公然的歧視基層軍公教人員。2.基層軍公教人員不僅不值得給較高的鐘點費,奉獻工作以外的智慧、心力也是應該的。用通俗的話語來說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教授高;基層軍公教,做死都應該。其中的兩大謬誤大開時代倒車。
謬誤之一在於只看學歷,不看效能。機關、學校邀請講座授課應該看重「效能」,也就是要看講座的專長是否符合研習所需,至於講座的學歷不應該是考量的重點。舉例來說:學校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找一個有實際教學經驗、口碑卓著的現場教師來分享經驗與做法,絕對比找一個只有學術理論,沒有實務經驗的教授來的好。若以「效能」的標準來說,該名中小學教師應該領取比大學教授更高的鐘點費,但草案的規定顯然相反。再舉一個荒謬的例子,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的學歷是國中肄業,也不是研究人員,倘若學校、機關邀請他演講"數位產業",只能給600或1600的鐘點費;而任一個教授不管講得如何,鐘點費就是2000。同樣的,以此標準來看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微軟總裁比爾蓋茲、臉書發明人馬克.祖克伯,他們的專長顯然都「不如」一名教授。這種只用「學歷」作為鐘點費標準,完全不考慮「效能」、「專長」的規定,顯然與實際需求大相逕庭,也與時代趨勢違背,大開時代倒車。
謬誤之二在於無視基層軍公教的視智慧財產,阻礙機關、學校的進步發展。草案中規定:「軍公教人員(不含公立大專院校教師、中央研究院研究人員及研究技術人員)擔任本機關(構)學校或與本機關(構)學校有隸屬關係之機關(構)學校員工為主之研習會、座談會或訓練進修講座,不得支給鐘點費。」此一規定如果成真,所造成的影響是,縱使機關、學校內有特殊專長、知識、能力,可以幫助機關、學校發展之人,主管也不敢邀請他來擔任講座。這對於機關、學校發展絕對是一種阻礙。眾所周知,除非是機關內的工作報告或業務研討,否則沒有一個軍公教的職責包含擔任研習的講師。因此,在不能發放鐘點費的情況下,機關、學校主管如何邀請內部員工、教師擔任講座?又或者,這些基層軍公教的智慧財產一點都不用在乎,可以任由政府壓榨?!這種企圖壓榨基層軍公教的心態與做法,不僅無法得到認同,反而會阻礙機關、學校的發展與進步,擬出這種草案的機關只能用「豬頭」來形容。
我們實在很難想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教育系統已經採取多元價值觀,不再崇尚「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時,人事行政總處還在標榜高學歷,把專家和高學歷畫上等號;當台灣社會重視智慧財產權、提升勞動意識幾十年了,人事行政總處還企圖壓榨基層軍公教的勞力和心力。掌管拔擢人才、擬定人事制度的人事行政總處,如果是用這種思維看待軍公教,就是阻礙國家進步的最大絆腳石。無怪乎社會各界會認為「人才進入公務體系就變庸才」、「公務體系是阻礙社會進步的主要原因」,人事行政總處的豬頭腦袋難辭其咎。
全教總呼籲,人事行政總處應立刻公開表示該草案的修訂是錯誤,並對於造成基層軍公教受歧視、不被尊重一事道歉。將來擬定「講座鐘點支給辦法」時,應考量的是機關需求,不得有歧視性的標準,更不得有壓榨軍公教心力之事發生,以免阻礙機關、學校的發展。
全教總會員快訊
發報日期:106年2月16日星期 理事長:張旭政老師 發報單位:政策部
【新聞稿】 發稿日期:2017年2月16日
18%還要再支付70年?全教總批銓敘部危言聳聽,無助推動改革
據媒體報導,銓敘部今日提出精算報告,表示優存制度(18%)若不改,利息支付需支付到民國176年,將造成財政負擔。全教總對此表示銓敘部是在危言聳聽,除了加深社會對立,完全無助於改革的推動。
按現行制度,仍可享有18%優存制度者乃是民國84年(公)、85年(教)、86年(軍)以前進入職場的軍公教人員,即便是二十歲就已擔任公職者,現在也應該已經四十幾歲了,按台灣人平均壽命八十歲來算,即便壽命再增加個幾年,頂多也再五十年就會落幕。而到那時,可享有18%優存者也凋零的差不多了,對國家財政根本不成負擔。
然而,銓敘部說明不挑重點,竟然認定優存制度再70年才會落幕,還煞有其事對外說明。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縱使將來公教人員可以活到110歲以上,但絕對是一、二少數個案,不應該拿來做為案例,大書特書,遑論此次年改不就要將優存列為改革標的嗎?
全教總支持年金改革,但反對銓敘部以不實的資訊,製造社會大眾對公教年金制度的誤解與反感。全教總強調,如此荒謬的精算報告對於年金改革絕對是阻力而非助力,銓敘部的居心為何,令人匪夷所思,全教總要求銓敘部澄清錯誤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