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文章列表

學生社團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10-04 | 點閱數: 34
image
武術課程的鍛鍊 武術學習不僅培養孩子強健的體魄,更是一門身體與意志並進的教育。規律的練習,孩子學會控制身體、專注動作、聆聽指令,也在出拳與步伐中,訓練肌耐力與協調性。武術講究節奏、呼吸與自律,讓孩子在流汗中感受挑戰,在堅持中獲得成就,更逐步建立自信與禮儀觀念。這是一種從身體出發,深入心靈的學習歷程。
食育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10-04 | 點閱數: 36
image
中秋烘焙傳心意,月餅分享暖社區 中秋佳節前夕,樹林國小師生一起動手烘焙健康月餅,製作出少油、少鹽、少糖的中秋小禮品。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習烘焙技巧,也體會節日背後的意義與分享精神。完成後,學生親手將月餅送給社區的阿公阿嬤,獻上節日的祝福與溫暖。這份來自孩子的心意,讓社區充滿節慶氛圍,也讓學生學會關懷與感恩,用行動傳遞愛與善意。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10-04 | 點閱數: 41
image
牛犁歌陣的傳承故事 本校學生前往竹橋慶善宮進行文化走讀,特別邀請竹橋國小主任與社區耆老進行互動分享,深入了解在地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牛犁歌陣。耆老娓娓道來歌陣源起與農業文化的連結,也談及面臨人口老化與青黃不接的傳承困境。孩子們從聆聽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珍貴。此次活動不僅拉近了世代間的距離,也讓學生理解文化保存的重要性,種下守護家鄉文化的種子。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日常 | 2025-10-04 | 點閱數: 37
image
走進通興宮的傳統藝術 結合社區大學的文化走讀課程,走訪在地信仰中心通興宮,展開一場充滿歷史與藝術氣息的探索之旅。學生們深入了解通興宮歷史沿革與在地信仰的發展脈絡,並認識宋江陣與剪粘這兩項珍貴的民俗技藝。從武陣的精神象徵,到廟宇屋頂上栩栩如生的剪粘裝飾,孩子們不僅欣賞傳統工藝的美,更感受到文化傳的價值。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10-04 | 點閱數: 33
image
走入社區,聆聽樹林的故事 學生走入社區,特別拜訪寶田里長,了解樹林里的發展歷程與文化推廣的挑戰。里長親切分享從早期農村生活到近年社區文化轉型的歷程,並談到社區推動文化保存時面臨的人力不足、資源有限與居民參與度不一等困難。孩子們透過訪談學習到文化傳承背後的辛苦與堅持,也更珍惜社區的在地故事與長輩們的努力。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10-04 | 點閱數: 39
image
認識金獅陣文化 學生前往興安宮進行文化走讀,深入了解具有地方特色的「金獅陣」。在金獅教練親自導覽下,孩子們參觀了廟內設置的文物館,了解金獅陣的歷史源流、表演特色與背後的精神文化。教練也分享當地如何透過社區力量,讓傳統陣頭文化得以保存與創新轉型。孩子們透過實地參訪與互動,對在地文化的保存多了一份理解。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課程 | 2025-10-04 | 點閱數: 35
image
走讀家鄉,認識三王二佛 為了讓孩子深入了解家鄉文化,本校特別安排「三王二佛」的戶外教育巡禮活動,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地方宮廟與信仰中心。老師沿途講解三王信仰與佛教文化如何在地方生活中交織,讓孩子從故事中認識地方歷史,也感受到信仰對社區的凝聚力。透過實地走讀,孩子不只認識廟宇建築、儀式與傳說,更激發對家鄉文化的關心與好奇,打開學習在地的第一扇窗。
健康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日常 | 2025-10-04 | 點閱數: 40
image
培養資源回收好習慣 為了讓孩子從小建立環保意識,本校導師利用課堂時間,親自指導學生正確的資源回收方法。從分類紙類、塑膠、鐵鋁罐,到實際操作的回收流程,讓孩子了解每一項資源都能被再利用,減少對地球的負擔。透過這樣的教學,孩子們不僅學到知識,也願意在生活中實踐資源回收,讓環保成為習慣,為保護地球盡一份心力。
防災 楊易霖 - 防災 | 2025-10-04 | 點閱數: 34
image
演練提高防災應變力 為了加強學生對災害應變的認識與處理能力,本校舉辦防災演練,讓孩子實際演練地震發生時的正確應對方式。透過趴下、掩護、穩住等動作的練習,學生學習如何在災難發生時保護自己,也更了解災害發生時要保持冷靜、有序應變。防災演練不僅是一次練習,更是培養孩子安全意識的重要教育過程。
食育教育 楊易霖 - 飲食教育宣導 | 2025-10-04 | 點閱數: 34
image
地瓜飄香暖校園,感謝小黃老師的愛心 感謝「看見家鄉」計畫的小黃老師捐贈香甜地瓜給樹林國小的孩子們,為校園注入滿滿的溫暖與能量。這份來自在地的關懷,讓孩子在課後活動時補充體力、精神更加飽滿。孩子們拿到熱呼呼的地瓜,臉上都露出開心笑容,邊吃邊說:「好好吃喔!」這不僅是食物的分享,更是愛與陪伴的傳遞,再次感謝小黃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