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n example of a HTML caption with a link.
:::

文章列表

食育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04-28 | 點閱數: 10
image
走訪有機菇場 惠生泉有機菇場以天然原始方式種植,不施用農藥,而是使用補蠅紙防止蚊蟲滋生,細心呵護每一朵菇菇的成長。聆聽老闆溫柔細膩的導覽,讓我們感受到對土地與生命的深深敬意。菇場採收後的太空包木屑,也會回收再利用,提供給其他農友作為肥料,讓資源循環再生,不浪費資源,真正實踐回歸大自然的理念。
食育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課程 | 2025-04-28 | 點閱數: 9
image
六大類食物懶人包,讓健康飲食走進校園! 為深化學生的營養教育,臺南市彙整歷年校園營養師設計的六大類食物懶人包,以簡單易懂的文字介紹食物種類與營養價值,並搭配教學手冊,讓健康飲食觀念更易於推廣。目前學生已在課堂中使用,透過閱讀與小組討論,孩子們能清楚辨識各類食物,並了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課程 | 2025-04-14 | 點閱數: 23
image
創意市集成果發表 感謝里長、校長、社大及外賓蒞臨指導,與我們一同見證孩子的精彩表現。三年級學生分享了《鳥樂報》的編輯歷程,細膩說明從構思、採訪到排版的整個過程。四年級學生則介紹他們自製的賞鳥地圖,展現出對社區生態的細心觀察。透過這次跨齡學習與社區連結的發表會,讓學生學會表達與分享,真正落實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課程 | 2025-04-07 | 點閱數: 21
image
小記者出任務,《樹林平安週報》傳遞學習成果! 樹林國小三年級的小記者們經過一學期的努力,親手完成了屬於自己的作品《樹林平安週報》。特別的是,小記者們將週報親送至寶安宮與童鶴民宿,希望透過這樣的行動,讓社區民眾看見樹林國小用心辦學的理念與成果,也讓學生在實際行動中體會到新聞傳遞的意義與價值。
課程實施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04-07 | 點閱數: 26
image
兒童節競標熱鬧登場,閱讀與健康換來滿滿獎勵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競標活動為慶祝活動掀起高潮!結合學生在閱讀與健康護照上的努力,將累積的積分轉換成競標籌碼,讓孩子參與競標活動。學校精心準備了多樣化的禮品,從文具用品到趣味小物,樣樣吸引人。孩子們認真計算自己的積分,仔細思考如何出價,不僅訓練邏輯與策略,更讓整場活動充滿歡笑與期待。
食育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活動 | 2025-03-31 | 點閱數: 29
image
生活課綠豆成長記 在余貞老師的生活課程中,學生認識了校園中的植物,還親手種下綠豆種子。從播種那一刻起,孩子們便多了一份責任與期待,每天利用時間澆水、觀察、甚至悄悄地和小豆苗說話,替它們加油打氣。經過一週的細心照料,綠豆終於陸續冒出嫩芽,朝著陽光奮力生長。孩子們看見自己親手種出的成果,臉上滿是驕傲與喜悅。
課程實施 楊易霖 - 節能教育 | 2025-03-31 | 點閱數: 25
image
台積電科普進校園 台積電科普實驗室志工走入樹林國小,帶來一場充滿驚奇與知識的科學之旅。活動中,學生們親手體驗了怪怪飛行器、光的折射與偏光鏡萬花筒等有趣實作課程,在操作與觀察中,深入探索科學背後的原理。志工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引導,讓每位學生都能在過程中培養觀察力、思考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感謝台積電志工團隊帶來豐富的科普資源,讓學習走出課本,讓知識在雙手與眼睛的體驗中生根發芽!
健康教育 楊易霖 - 推廣健康觀念 | 2025-03-31 | 點閱數: 29
image
探索人口議題 在慈珮老師的社會課中,孩子們進行了一項特別的任務,從生肖調查出發,探討人口變化的問題。課程中,老師引導學生思考「出生率與生肖是否有關?」這樣的社會議題,並帶領孩子們實際走訪校內,訪談老師的生肖,展開一場有趣又有意義的校園調查。從生活經驗出發,這樣的學習方式既有趣又貼近生活,讓社會課變得更有感、更有深度!
防災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日常 | 2025-03-31 | 點閱數: 29
image
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學習超有趣 「環保防災勇士 PK 賽」活動結合了 PaGamO 數位遊戲平台,讓學生在趣味競賽中學習實用知識,不僅提升了參賽動機,也加深了對環境與安全的重視。本校學生劉宇軒、黃承宥積極參與此次競賽,挑戰涵蓋環境保護、防災準備、緊急應變等主題的題目,展現出優異的學習態度與豐富的知識素養。
戶外教育 楊易霖 - 健康促進日常 | 2025-03-31 | 點閱數: 37
image
原鄉踏查影展,分享家鄉的故事與感動 為鼓勵中小學生培養獨立觀點,並深化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本校受邀前往和順國小參與《心中的家》放映暨映後座談。本校由楊忻瑀、莊旻泓出席分享。活動當天,兩位學生代表與和順國小六年級三個班共 78 位學生分享拍攝歷程與心路故事,真誠的交流讓現場氣氛感動而溫暖。